打开/关闭菜单
打开/关闭外观设置菜单
打开/关闭个人菜单
未登录
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

陆游

✨寻星知识库——携手与您,寻觅群星。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中国历史上自作诗留存最多的诗人。

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得朝廷接受。

生平 编辑 编辑源代码

少年 编辑 编辑源代码

参见:陆游妻

陆游于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1125年11月13日),出生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母亲是唐介孙女、唐之问女儿。姨妈唐氏是钱忱的妻子。

出生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侵略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熏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他在20岁左右与某氏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父母却不喜欢其妻,硬逼他们夫妻离散,某氏改嫁他人,陆游亦另娶小他两岁的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31岁游经沈园时,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明清以来,陆游与前妻的爱情故事多有演绎。至近代已为陆游妻杜撰了唐琬一名。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复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绍兴三十年,召入敕令所,为删定官。宋孝宗即帝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宋孝宗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乾道六年,使任夔州通判。

中年 编辑 编辑源代码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府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聘陆游为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年岁相近,且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伸展,故稍稍放纵轻佻,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 淳熙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奉召入京,陆游从成都送他到眉州(今四川眉山),分别时写《送范舍人还朝》这首诗,希望范成大于朝见宋孝宗及碰到朝中旧友时,能提出北伐的建议。 淳熙五年(1178),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 淳熙六年(1179),改提举江南西路。 淳熙十三年,知严州。 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

晚年 编辑 编辑源代码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仁和木耳,晚年身体依然强健。美中不足的是饱受齿疾之苦,故好食枸杞粥。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曾为韩侂胄写《南园记》,据称韩侂胄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在勉励韩侂胄勿忘抗金中兴。期间虽仍有向宋宁宗提出抗胡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

逝世 编辑 编辑源代码

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一代爱国诗人陆游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便与世长辞,享寿八十五岁。 临终前写下最后一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死后第二年,金朝和蒙古就爆发了野狐岭战役,金朝连连挫败,导致金朝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朝的灭亡。

诗词 编辑 编辑源代码

《夜吟》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情操至死不渝,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满腔救国热忱,“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索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也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死前曾作《示儿》一绝:“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陆游的诗产量极多,至老仍然创作不懈,但难免“词句蹈袭,语意复出”。实际上创作了一万多首,经他自己删除淘汰之后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诗大致可分为三期:

  • 第一期为少年到中年(46岁),时期最长但留存作品最少,约200首,因陆游将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绘”的作品删除淘汰的关系。
  • 第二期为46-54岁,诗约2400多首。此时期因深入军旅生活,诗风变为豪放壮阔,爱国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成熟和丰富,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 第三期为蛰居家乡到逝世,现存诗6500首。数量之所以较多是由于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缘故。此时期与农民接触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饱经忧患,且年事已高,因此风格转为清旷淡远的田园风格和苍凉的人生感慨。

虽然诗风前后转变了三次,但陆游的诗中一直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与传颂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较为平淡、清丽、甚至是奇谲的作品(诗集中有数百首记梦的诗),不过那是少数。

《关山月》、《书愤》、《金错刀》、《农家叹》、《黄州》、《长歌行》等,均为其代表作。

另也工于词,纤丽处似于秦观,雄快处似于苏轼,超爽处更肖辛弃疾。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最为著名。

他的文学理论也具有相当影响力,主张诗文为发泄人心郁闷的利器,又主张养气以求工。

著作 编辑 编辑源代码

  • 《剑南诗稿》85卷
  • 《渭南文集》50卷
  • 《放翁逸稿》2卷
  • 《放翁词》一卷。
  • 《南唐书》18卷
  • 《老学庵笔记》10卷等。

其他尚有:

  • 《示儿》
  • 《家世旧文》等。

代表作 编辑 编辑源代码

爱国诗 编辑 编辑源代码

《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山水田园诗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悼亡诗 编辑 编辑源代码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芒芒。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炷香。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咏梅诗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梅花绝句六首.其一》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六首.其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说明 编辑 编辑源代码

以上内容均摘编自维基百科,原链接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8%E6%B8%B8

寻星知识库使用 Cookie 技术提升您的浏览体验,这需要在您的浏览器存储部分信息。禁用 Cookie 将导致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寻星团队将严格遵守隐私政策,并尽可能保护您的信息安全。 继续浏览寻星知识库,视为您同意启用 Cookie 并生成、存储相关数据。